心衰老人命悬一线 多科协作顺利脱险


 68岁的老陆,已有多年的高血压、糖尿病史,今年6月份因心力衰竭在加勒比扑克玩法详解 心内科住院就诊,当时建议患者行冠脉造影,但患者拒绝,后好转出院。近期受凉后出现感冒,本次因“胸闷气促2小时余”于2022年10月23日 16:00由救护车送至苏州九院院急诊,患者双侧颈静脉怒张明显,端坐呼吸,急诊血气分析提示I型呼吸衰竭,代谢性酸中毒,NT-ptoBNP 32284pg/ml;为进一步治疗直接收入重症医学科。

根据患者病史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和床旁心脏超声评估,考虑入院诊断为:急性左心功能衰竭,心源性肺水肿,急性呼吸衰竭I型,心源性休克,心功能IV级,缺血性心肌病?心肌损害,心律失常:阵发性心房颤动、阵发性心房扑动、房性早搏、室性早搏、短阵室速,低钾血症,颈动脉硬化,高血压病2级(很高危),2型糖尿病,肾囊肿。

入院后予立即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,开放深静脉通路,积极抗休克,抗感染,强心、扩冠,利尿,抗凝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;床旁心超提示心脏射血分数<20%,心功能分级达到最差级别IV级。患者经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、强心等处理后效果不佳,患者仍持续休克状态,神志浅昏迷,结合患者既往病史,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能排除。重症医学科主任钱何布与家属沟通后,立即联系心血管内科主任吴雁鸣,决定给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术,必要时放置冠脉支架,同时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(IABP)辅助治疗心源性休克。考虑患者转运途中风险较高,重症医学科多名医护人员携带转运呼吸机、监护仪、升压药物的注射泵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仪等抢救设备和药物,一路护送患者来到导管室,确保患者转运安全。术中见冠脉轻度狭窄,考虑为缺血性心肌病,继续保守治疗,放置主动脉球囊反博管后安全返回重症医学科继续监护治疗。当时患者已出现心包积液、心包填塞,进行性少尿、无尿等情况,生化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高达9037U/L,肾功能肌酐408umol/L,考虑患者心源性休克致肝脏、肾脏灌注不足,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,累及呼吸、循环、肝脏、肾脏、凝血等多个系统,经多科协商讨论立即给予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(CRRT),患者心包积液导致心包填塞,请超声介入科会诊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引流,同时给予强心、保肝、护胃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治疗措施。中医科会诊后考虑患者血压低,汗出肢凉,舌淡红苔白腻,脉微欲绝,在避免肾损的情况,也开出了中药益气通阳敛汗调理方协助治疗。

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,在心血管内科、超声介入科、中医科及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配合下,在治疗第5天患者升压药物开始慢慢下调,入院第7天后撤除IABP机器,8天后升压药物完全停用,患者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,同时患者尿量也在逐步增加,血肌酐及肝功能明显好转,入院后9天停止血液滤过第10天拔除血透管。11月1日拔除气管插管脱离有创呼吸机,患者神志清醒,生命体征稳定,自主呼吸平稳,复查心超射血分数较前明显好转。本着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站在病人的立场,关心、体贴病人,气管插管期间,我们使用表情、图片等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,减少患者的不安情绪。患者神志转清脱机拔管后,通过微信视频与其家属和亲友进行可视画面与语音交流,大大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,于11月7日发病后2周基本脱离危险期,后转至心血管内科进一步治疗。         

重症医学科是一个让人听而生畏的科室,病人病情危重且复杂,病情瞬息万变,需要专业团队准确的判断,技术娴熟、操作熟练以及医护团队的专业管理,是对整个医疗团队专业水准的考验!在这充满风险和挑战的科室里,有着一群充满正能量、热血沸腾的医护团队,他们总是不懈的努力,默默的付出,一次次的和死神作斗争,一次次的把危重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,创造了一次次生命的奇迹。他们总是不思回报,无私奉献,对于他们来说,患者的康复就是最好的礼物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重症医学科 梅婉雯